9月末至10月初,金融监管部门集中披露一批行政处罚信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及特色银行均有机构上榜。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等多家机构因信贷管理、合规经营、数据报送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既彰显了监管层强化风险防控的决心,也暴露了金融机构在内控管理中的共性短板。 阅读量:15040
9月24日晚上,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其官方公众号上紧急发布提醒:目前没有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发行。提醒说:社交媒体最近流传,全球首个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已经在香港发行。请留意,相关消息为假新闻! 阅读量:13713
近期,农商银行领域迎来密集监管处罚,一系列罚单的公布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从这些罚单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部分农商行在运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更能从中窥探出全国农商行在合规经营、风险管理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隐患。这一系列处罚犹如一记记警钟,为全国农商行敲响了合规经营的紧迫旋律。
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与规范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力度与精度愈发关键。近日,江苏证监局的一系列举措引发广泛关注。在对江苏地区基金业务的深入检查中,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以及江南农商行被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监管部门迅速亮剑,下达整改令,力求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
在金融监管持续从严的态势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6月27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格外引人关注,中国进出口银行被罚款1810万元,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被罚款1290万元。这两张千万元级别的罚单,敲响了银行业合规管理的警钟,其背后暴露的合规管理漏洞,值得整个银行业深刻反思。
近日,审计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 2024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再次将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乱象公之于众。从违规掩盖不良资产,到违规放贷揽储,再到房地产融资等领域的漏洞,这些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却长期存在,久治不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近日,证监会对已退市的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这一举措再度彰显了证监会打击财务造假的坚定决心。
6月19日、2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一批金融机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光大银行沈阳分行、渤海银行长沙分行、抚顺银行等多家机构上榜。此次处罚再次彰显了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合规运营的高度重视,违规必罚的态势持续强化。
近日,金融监管部门密集亮剑,青岛农商银行、江西银行、赣州银行等 16 家银行机构因各类违规行为登上处罚榜单,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的处罚释放出明确信号: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合规经营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石。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地监管分局密集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平安产险、天安财险、华安财险、交银保险资管等18家保险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因各类违规行为登上处罚榜单,引发行业关注。此次集中处罚不仅彰显了监管部门整顿市场秩序、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也为整个保险业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5月23日至27日,多家金融机构因违规行为接连被罚:宜信小贷因信用信息管理问题被罚62.5万元,海南农商行因账户管理问题被罚69.5万元,利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因编制虚假报告被罚24万元…… 从银行、小贷到保险、支付机构,违规行为覆盖金融全领域,折射出行业深层次治理难题。为何监管高压下,违规问题仍如 “系统病” 般反复发作?
2024年5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邢台监管分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引发市场关注。邢台银行因多项贷款业务违规被合计罚款465万元,涉及8名分支机构及部门负责人被警告或罚款。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地方性中小银行在合规管理中的深层问题,也为行业敲响了风险管控的警钟。
2025年4月,温州银行与温州龙湾农商银行分别因金融统计违规和反洗钱失职被处罚,暴露出温州地方银行在合规管理上的深层隐患。温州银行因金融统计数据失真被罚款225万元,反映出其统计流程存在数据采集不规范、审核机制失效等问题。
3月28日,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光电,已退市)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债券发行人)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同日,深圳证监局对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旭蓝天)等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